毫米级操作创造生命奇迹:我院完成超低龄超低体重ERCP手术新纪录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毫米级操作创造生命奇迹:我院完成超低龄超低体重ERCP手术新纪录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
字号: + -

近日,我院通州院区消化中心完成了一场突破生命禁区的手术。面对体重仅8.5公斤的14月龄患儿,医疗团队通过高难度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成功置入胆管支架,不仅刷新了医院乃至区域内婴幼儿ERCP手术的最小体重纪录,更在复杂胆道介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生命通道的意外阻隔

数月前,这个本应蹒跚学步的幼小生命在外院接受了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然而,术后突发的肝功能异常与胆红素飙升,如同在生命通道上筑起高墙,将患儿挡在化疗门外。当父母带着孩子辗转多家医院寻求ERCP治疗时,"超低月龄、超小体重、超高风险"的标签让众多医疗团队望而却步。就在希望之光几近熄灭之际,患儿来到了我院消化中心。

毫米级的生命博弈

面对这个特殊病例,消化中心展开多轮术前推演:成人内镜能否在婴儿消化道中顺利通行?狭窄的操作空间如何保证精准置管?如何在X射线环境下为患儿做好生殖腺与甲状腺的防护?如何从现有支架中选择患儿合适的支架尺寸?一个个难题摆在了医生面前。经过反复论证,团队决定迎难而上。

手术当日,在医院通州院区内镜中心,麻醉手术中心李娜主治医师为患儿进行了全麻气管插管,内镜中心护师杜建枕巧用注射器为患儿特制了一个内镜咬口,防止术中对患儿口腔的损伤,并用铅衣与护颈为患儿构建起双重防护屏障。消化中心刘春涛主任医师、赵桂平主治医师展开操作,当内镜缓缓进入患儿消化道,所有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最终,凭借顶尖技术,医疗团队在毫米级操作空间里顺利完成了超高难度的ERCP操作,成功置入了救命的胆管支架,瞬间打通淤堵的生命通道。

术后奇迹立现:持续攀升的胆红素迅速回落,受损肝功能各项指标稳步回归正常范围。手术的成功也重启了患儿抗癌治疗的关键通道。

这场手术不仅创造了医院ERCP手术患者的最低年龄与体重纪录,更验证了超低龄患儿复杂胆道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当医学技术突破传统认知边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手术成功的数字,更是一个家庭重燃的希望。”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相关技术探索,为更多幼小生命筑起生命防线。

消化中心